□陳尚彪
\r\n
前不久,國家廣播電視總局、文化和旅游部聯合發布《網絡主播行為規范》,對網絡主播行為列出了正負面清單,為凈化網絡空間下了一劑猛藥。
\r\n
近年來,我國的網絡主播群體迅速壯大。據有關數據顯示,截至2021年6月,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6.38億,我國網民規模達10.11億,近六成的網友都在觀看直播。此前,互聯網直播領域也存在不少亂象。一些網絡主播無下限,直播中充斥低俗內容;一些網絡主播利用帶貨之機銷售假冒偽劣產品;還有一些網絡主播利用自身影響力慫恿粉絲群體鬧事……如此種種,攪得網絡空間一度烏煙瘴氣,令人深惡痛絕。
\r\n
互聯網時代,人人都有麥克風,甚至人人都有可能成為網紅。雖然有人說網絡是虛擬世界,但是從事網絡的人都是實實在在的自然人?,F在的網絡世界秉承著“流量為王”的理念,有了流量就有了人氣,也就有了變現的能力,導致不少主播鋌而走險,利用現在法律制度上存在的一些漏洞,干著無法見人的勾當,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。近年來,從大家熟悉的辛巴,再到帶貨一姐薇婭,他們的相繼翻車正是行為失范的后果。網絡行為的失范將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,一是因為我國擁有龐大的網民群體,網絡行為將對網民群體帶來不良示范,甚至引發違法犯罪等問題;二是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,不少網絡行為充斥著暴力與色情,極易導致青少年群體效仿。更長遠而言,網絡行為失范還將對我們的國家安全造成威脅。
\r\n
網絡行為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,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,需要立法部門、監管部門、行業協會、社會以及個人等多方面的努力。作為立法部門而言,要根據互聯網的發展,加強制度立法,列出主播行為正負面清單,從源頭上堵塞法律制度的漏洞;作為監管部門而言,要加強各類網絡行為的監管,利用人工、技術等手段加強對主播行為的監督,發現主播行為存在問題時要第一時間處置;作為行業協會而言,要充分發揮協會優勢,更好地規范協會會員行為;作為社會而言,我們更需要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,要進一步弘揚正能量,抵制網絡上的各種不正之風;作為網絡主播個人而言,千萬不可心存僥幸,既要守住法律底線,又要防止道德行為失范,還要加強學習,堅持自律、自省,自覺養成良好的網絡行為習慣。
\r\n
互聯網時代,我們需要弘揚正能量,更需要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。只有更好地規范網絡行為,我們的互聯網發展才能更加有序、更加健康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
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:"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"、"益陽廣播電視在線"、"益陽電視新聞網"的所有作品(如文字,圖片和音、視頻稿件),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
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:"益陽廣播電視在線",違者追究責任
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
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他問題,請及時和我們聯系。新聞糾錯:80085816@qq.com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